遵义正安:擦亮绿水青山底色 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遵义正安:擦亮绿水青山底色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

初冬时节,海拔900米的遵义市正安县谢坝乡东礼居在薄雾中如诗如画。一间间鸡棚镶嵌在郁郁葱葱的松树林里,圈地散养的林下鸡在树下悠闲自得,竞相觅食……这里是正安县最大的林下养殖示范基地,是正安县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为指引,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的示范样本。

“曾经,一座座大山阻挡了谢坝乡产业发展的道路,一片片茂密的森林遮住了村民们产业发展的目光,如今,依靠这座青山,谢坝乡昂首阔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。”谢坝乡党委书记王政介绍,谢坝乡通过“党建+生态+产业”的模式发展林下养鸡产业,将当地的生态优势充分利用了起来,鸡在森林里放养,保证了鸡肉的品质,也让谢坝乡的林下鸡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。

截至目前,谢坝乡林下养鸡基地共有8万羽,10天进场一批鸡苗,每个月可出栏2批商品鸡,3斤左右出栏,2021年出栏30万羽,产值达2100万元。

谢坝乡林下养鸡产业只是正安县党委政府坚持“两山论”,深入实施“生态立县”发展战略,以党建为引领,不断释放和放大“生态”效应的一个缩影。

近年来,“山景”变“钱景”的生态助推产业发展故事,在珍州大地的田间地头上演着。

“绿色生态是我们的优势,也是茶叶品质的保证,任何违禁农药、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都会让这个产业一蹶不振。”土坪镇明星居居民伍传均说,从2008年发展茶叶开始,他就开始打“生态牌”,他认为,绿水青山就是正安乃至全省最响亮的名片,种茶不单可以依靠这个名片致富,还可以让这张名片更加闪亮。

实践是最好的验证。2020年,明星居通过茶叶收入达到了1000万元,发展白茶2000余亩,覆盖农户261户1309人,其中脱贫户34户115人。

茶产业俨然已经成了当地村民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
明星居的茶产业发展,是正安生态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,是正安县以党建引领,探索绿色发展、生态富民之路的有效尝试。

自贵州省大力发展茶产业以来,正安县委、县政府把发展茶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突破口,2012年起,正安以每年净增茶园5万亩的速度大抓基地建设,掀起了全县倾力发展茶产业的高潮。截至2020年,全县茶园面积扩增至31万亩,其中白茶面积18万亩,茶叶总产量增至7800吨,总产值增至10.5亿元。茶产业带动农户5万户20万人,带领茶农人均因茶增收3500元以上。

不断释放和放大的“生态”效应,不仅体现在茶产业。借助生态优势,火热的辣椒产业也成为了正安的生态富民产业之一。

“以前种玉米、水稻,只能自给自足,所以我和丈夫就到沿海城市务工,前些年,家乡发展辣椒产业以后,我们就回来了。丈夫在基地上务工,一个月3500元,我在基地上采摘辣椒,一天能赚120多元哩!”碧峰镇碧峰居村民秦先群有些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,“还有我自己种的2亩辣椒也丰收啦,有8000多斤,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!”

辣椒,作为正安县农民增收致富的“火红”产业,近年来,正安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优化产业布局,突出产业优势,大力发展辣椒产业,共种植了12万亩辣椒,建立了239个规模的辣椒基地,带动42154户农民种植辣椒,拓展了增收致富渠道。

正安县积极践行“两山论”,不仅带动产业兴旺,还催生出避暑经济,让老百姓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

近年来,正安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,在生态旅游上“大做文章”,先后开发了九道水国家森林公园、桴焉镇自然保护区和桃花源4A级景区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。

每年入夏,重庆市南岸区居民陈汝慧都会到桴焉镇避暑纳凉。“随着交通的便利,越来越多的重庆人到桴焉镇、市坪乡等地避暑旅游。”

“十三五”时期,每年有260万人次到正安旅游,旅游接待人次、综合收入年均增速在20%以上。

由点及面。近年来,正安县积极践行“两山论”,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抓手,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,推行“党建+生态+产业”的发展模式,不断推进正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,不断释放和放大“生态”效应,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最有利的“靠山”,为正安高质量发展、实现乡村振兴添上引擎。

俯瞰珍州大地,“破译”乡村振兴、高质量发展“绿色密码”的正安县,绿水青山正在释放强大的能量,生态资源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指引下,转化为“真金白银”。正安,正昂首阔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。

来源:遵义学习平台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